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东部沿海海洋经济将成亮点

        区域经济将成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器

  经过30年快速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部发达省市正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的严重约束。在此背景下,沿海各省市凭借30多年积累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纷纷向海洋进军,向海洋索要资源和发展空间,蓝色经济浪潮席卷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三大”、“五小”的海洋经济区域格局。“三大”,即支撑起我国88%的海洋经济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海洋经济区;“五小”,即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海经济区。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洋经济开发正以强大的扩张力,由浅水近海向深水远海、陆海双向及社会、经济、文化三维坐标扩展突破。在经济地理范畴越来越宽广的沿海区域,以人口趋海移动引发的区域城镇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新技术集约化为基本态势,加速了沿海区域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以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的“新东部”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海洋经济也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省市竞相争夺的新经济“制高点”。

  2010年6月8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纲要》明确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对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

  《规划纲要》明确了海南产业发展的方向,主要发展旅游业、文化体育产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商贸餐饮业和现代物流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等8大产业。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发展的战略,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首个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2011年6月30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这一新区的设立,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

  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珠海市横琴新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以重塑珠海发展新优势、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新载体。这相当于一个类似于香港的“自由贸易区”,实行“一线”、“二线”的“分线”管理模式,是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意平潭实施全岛放开,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

  另外,江苏省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早在2009年6月就在国务院获得了通过,上海更是早就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可谓“四处开花”。

  沿海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国务院正在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内容包括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整合港口资源等等。在此政策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舟山群岛新区等规划的实施,有助于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而海洋经济的勃兴,也有利于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秩序,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来源:证券日报
 

 


 


2012年0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