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纠纷近期加剧,但演变成大规模贸易战可能性较小。中国还在学习如何运用法律
今年9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又现抬头之势。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中国对美肉鸡实行“反倾销、反补贴”(下称“双反”)关税一年之后,于9月20日向世贸组织(WTO)提起申请,要求就此启动争端解决机制。
“我们针对中国的行动是为了表明,美国准备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来支持美国工人,确保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贸易伙伴不会滥用法律来避免进口美国产品。”美国贸易代表柯克(Ron Kirk)在发布会上说。
9月8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参院贸易委员会主席威登(Ron Wyden)要求美国政府针对不断增长的中国输美太阳能光伏电池采取积极的调查行动,以确认中国是否采取了不公平贸易措施。
而在WTO平台上,中国对美贸易争端近期接连告负。WTO上诉机构9月5日驳回中国所有针对轮胎特保案的上诉,认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并未违反该组织规则,此举意味着在轮胎特保案上中国可依循的法律途径到此为止。
更严重的是,WTO于7月裁定中国以环保等理由对包括铝土矿、焦炭、萤石、镁、锰在内的矿物出口管制不符合中国对WTO的承诺。在Stewart and Stewart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斯图尔特(Terence Stewart)看来,这一裁定将使中国对稀土实施配额限制的做法在未来面临压力。该事务所曾代理美国钢铁工人协会要求对中国绿色能源产品启动301条款调查。
“双反”调查中,发起国不仅要证明该出口产品存在倾销或政府补贴,还须证明国内相关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损害和出口产品的倾销和政府补贴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被认定为“倾销或补贴”,该类产品将被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
在美国决定向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高额关税后,中国选择了将肉鸡这一在中美贸易中占比不大的产业作为报复对象,但美国在经过了一年的在各政府部门间的咨询后,此次向WTO提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显然有备而来,意在警告中方对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不当。
“中国现在对于将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机制作为报复工具毫不掩饰,美国政府支持按照规定使用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等贸易救济措施,但强烈反对中国不恰当地使用贸易救济这一工具,我们会积极地做出挑战,”一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律师在谈及肉鸡案时说,“如果你真的发现了某个产业存在倾销并且产业受到了伤害,那么按照WTO的原则你可以采取贸易救济,但不应将其作为针对其他案件的报复措施。”
除了在特定行业面临损害而通过单边的贸易救济措施,若WTO成员国认为对方的贸易救济措施或者其他的政策措施违背了其对WTO的承诺,那么该成员国便可向WTO申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由WTO进行裁决。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人士9月20日透露,目前美国正在通过WTO处理的贸易争端有40余项,其中针对中国且正处于活跃阶段的有6项至8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律师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美国近期有可能再次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出台大的举措:“我只能说不是针对稀土,但规模将相当大。”
美国律所Mayer Brown负责全球贸易的合伙人雷顿(Duane Layton)认为,考虑到两国巨大贸易量,摩擦将难免,但形成贸易战的提法并不准确,毕竟双边贸易的正常进行对中美两国意义重大。
根据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统计,从中国加入WTO以来,除了在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小幅下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量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102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649亿美元,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商品量同样呈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9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919亿美元。
但雷顿表示,目前中国还未适应现代贸易体系,因此才会在此前的多起贸易争端中落败。这一点也得到斯图尔特的认同:“中国还不会正确地运用法律,从此前的一些案子看中方理由并不充分,他们现在还处在学习曲线上。”
在WTO上诉机构9月初对轮胎特保案的裁决中便可看出端倪,该上诉机构认为去年底WTO仲裁委员会得出的结论合理,当时的结论为证明美国三年特保措施过度的举证责任应在中方,但中方并未提出足够证据,即“中方无法成功证明美方不恰当地将轮胎产业下滑归咎于中国”;而且美方并无义务解释为何特保措施需要持续三年,也无义务从定量角度说明进口增加所造成的伤害以及区分此种伤害是否由其他因素所致。
在斯图尔特看来,随着WTO今年7月对相似矿物出口管制的裁决,在稀土配额上的争议正变得对中国不利。中国在加入WTO时承诺,对不超过84种例外产品通过征收出口关税而进行出口限制,但目前中国却对320种产品做了出口限制,稀土即在此列。
对于可能的诉讼,中方将有两个问题需要证明:一是证明稀土属于WTO所列出的因为保护自然资源而允许的例外情况,二是即使属于例外,也需要证明不存在针对不同用户的歧视。来源:互联网
2011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