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届广交会开幕在即,在8月2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在介绍中国外贸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增长25%,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全年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未来外贸政策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将注重增加灵活性。
外贸发展方式呈现积极转变
今年1至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20225.5亿美元,增长25.1%,其中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以及相当困难的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外贸发展呈现出的积极变化,不仅体现在贸易总量的增长上,更反映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蒋耀平总结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进口贸易促进工作,今年我国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贸易不平衡状况进一步缓解,外贸顺差为762.1亿美元,下降8.7%;同时,外贸结构得以优化,表现在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增长,内资企业自主接单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增长超过东部地区增长,高于东部地区增速18.2个百分点,以及对新兴市场增长超过传统市场增长等。此外,外贸质量效益有所提升,出口价格增长快于数量增长,近3个月出口价格总指数已经超过出口数量指数,而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增量减,反映了企业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价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强。
不过,他也坦言,出口商品价升量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出口企业议价能力的增强,但也与今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要素增长较快有关。因此,以价格、数量等因素考察外贸质量效益还要区分具体的行业和产品。
下半年外贸增速或略有回落
在谈到今年以来的外贸形势时,蒋耀平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事之秋”,各国的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加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等,使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这些因素对我国的进出口影响比较大。尽管如此,我国外贸通过“稳外需、调结构、促平衡”仍取得了积极进展。
蒋耀平认为,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五方面的推进,一是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二是在全国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培育工作;三是大力培育出口品牌;四是着力于提高外贸商品的质量和效益;五是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使外贸能够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对于下半年外贸走势,蒋耀平预计,全年对外贸易总体将继续平稳发展,但是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外贸政策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增加灵活性。来源:金融时报
2011年0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