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欧债危机下贸易壁垒加深中国制造或面临更多高墙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这个距离完全不能等同于地理上的概念,因为债务缠身的欧洲正试图用更加保守的贸易政策,保护本土企业。


  日前,商务部网站发布了一则来自商务部驻意大利经商处的预警信息。预警援引欧洲当地媒体的报道说,欧盟正准备通过高关税的方式对抗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这一举措并非空穴来风,在去年11月欧盟公布的未来5年的全球贸易新战略蓝图中,就特别强调贸易的竞争性,希望以贸易促进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解决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问题。”该预警表示。


  频频发动贸易保护措施


  今年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宣布了对中国的第一起“双反案”(反倾销反补贴)结果,裁定对中国铜版纸企业征收4%至12%的反补贴税和8%至35.1%的反倾销税。此外,欧盟还于日前宣布,对中国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的反倾销税再次延长5年,并将税率提高到48.5%。


  7月末,根据欧盟玻璃纤维产业的申诉,欧盟委员会已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织物正式立案,开展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为编织或针织的纤维织物以及针织的连续玻璃纤维纱。如果发现有倾销的证据,在2012年3月就会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商务部还援引德国《明镜周刊》日前的一则报道说,欧盟成员国现已决定,从9月中旬开始提高从中国进口的墙砖和地砖的进口关税,这一对中国墙砖和地砖征收5年的惩罚性关税最高达到69.7%。来自路透的报道称,一欧盟外交官表示,这个提议获得了多数欧盟成员国贸易官员的支持。


  出口欧洲越来越难分析人士指出,欧盟最近一系列强硬的对华贸易举措,与其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中欧贸易的迅速恢复不无关系。今年以来,欧洲多个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中,欧盟以贸易救经济的思路逐渐明晰。


  另一方面,尽管欧洲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但中欧贸易却增长迅速,这令欧盟内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逐渐汹涌。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额达318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中国出口的增多使欧盟倍感压力。


  商务部的有关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欧洲经济逐步被欧债危机推向冰冷深渊,但中欧贸易却增长迅速,凭着劳动力成本等获得的竞争优势,中国出口的商品越来越多,但欧盟对此的抵制也越来越多。


  改变单纯进出口关系专家表示,欧盟的一系列贸易保护行为都是为了把别国排挤在本国市场之外,有明显的“自利性”,但实际上靠这种方式谋求经济发展不可能长久。对于中国来说,可以预见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欧盟提高关税的做法将使得中国商品出口订单减少、出口成本上升。作为中国目前第一大出口市场,欧洲贸易环境的持续恶化必然会给中国出口带来很大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家认为,从根本上讲,中国需要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上予以化解,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要和欧洲产业形成产业链内的衔接,加深彼此间的产业内合作。


  事实上,国内不少出口企业对欧洲政策变化已经有所准备。


  浙江省最大的自行车出口企业、力霸皇集团副总李家亮表示:“在高关税之下,如果要开拓欧盟市场,会通过把工厂转移到越南、俄罗斯等第三方国家,避开贸易壁垒。”目前力霸皇年出口自行车近200万辆,出口重点放在美国、日本市场,欧洲地区的业务只占10%左右。


  “和欧盟打了这么多年的反倾销官司,低价出口产品早就不做了。”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业务负责人说,奥康一直在强调提高产品附加值,“谁知道哪天欧盟又会出台更加利己的外贸政策。”


  记者发现,在欧洲贸易政策越来越保守的趋势下,国内传统轻工业企业比较倾向于两种应对方式:一是到国外建厂,避开贸易壁垒;二是提升产品档次,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兰军)来源:消费日报
 


 


2011年0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