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玩具制造厂老板沈飞,再也没有信心继续把厂子办下去。
“工资涨了还是找不到稳定的工人,原材料的上涨以及同行业之间为抢订单而采取的压价恶性竞争,让我看不到希望。”19日,沈飞向记者表示,如果拿不到优质的圣诞节订单,下半年就把工厂关停。
沈飞遭遇今年新一轮危机,这并非珠三角制造业的个例。随着资深玩具企业“素艺”和纺织企业“定佳”的倒闭,珠三角制造业“倒闭潮”再次隐现。
“减产”应急
7月13日,东莞素艺玩具有限公司被法院贴上了一纸封条。作为老牌韩资毛绒玩具制造企业,“素艺”的韩国老板跑路之后,留下近2000名等待复工和发工资的工人,以及等着领取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
“素艺在珠三角玩具制造业实力算是雄厚的,它的倒闭具有典型意义,说明珠三角的玩具制造业如今真的面临困境。”沈飞表示。
其实,近期以来中型企业倒闭的并非只有“素艺”一家。6月中旬,位于东莞寮步镇的纺织业知名企业——定佳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门。这家有着两千多名工人的纺织企业倒闭,更是让行业震惊。
“进入五月份以来,欧盟、北美市场的需求开始明显减少,而国内融资难度增加、工资上涨幅度增加、原材料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增加,现在的中小企业利润受到了太大的压制。”19日,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向记者分析,总的说来倒闭或者关门歇业的不会超过10%。
对于下半年的趋势,陈耀华说,下半年西方圣诞节的采购行情是个利好消息。但因国内融资环境恶化、工资水平增加和物价高涨可能导致企业有单不敢接的情况再现,“重复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路子不是没有可能。”
受伤的不仅仅是东莞。近期珠三角不少受访企业表示,即便没有倒闭,但减产成为企业采取的应急措施。
陈耀华认为,东莞企业与长三角企业一样,目前确实到了2008年以来最危险的时期,如果情况再恶劣一点点,很多企业将一下子被压垮。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张文献最近也表示,“困难包括综合成本上涨较大、流动资金缺口较大,部分企业还出现有订单不敢接的情况。同时,也有部分行业反映,利润在下降,甚至亏损。”
以玩具制造业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4月,我国玩具行业累计亏损企业数达261家,占比22.6%;累计产品销售成本达31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69%;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57.79万人,去年年底从业人员达67.35万人,绝对量减少近10万人;资产负债率为50.18%。
“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沈飞显得忧心忡忡。
2011年0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