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全球化势不可挡,国家之间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步被打破,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成为双边贸易的重要规则,技术标准被推向国际贸易市场竞争的前沿。《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将于2011年7月20日正式实施,该欧盟玩具新标准从现行的16个条款增加到57个,从机械性能、化学、卫生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被业界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严格最苛刻的玩具标准。《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的颁布对已身处困境的中国玩具企业无疑称得上是“雪上加霜”。
1、原材料、检测成本飙升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对玩具生产材料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特定重金属的限制由8种增加为19种,首次禁用或限用66种制敏性芳香剂。面对这种苛刻的要求,我国玩具企业不得不进口符合新法规要求的原材料,引进更加精密的检测仪器设备,承担高昂的认证费用。不断升级的技术安全标准造成我国玩具企业的检验检测费用上涨,通关成本上升。
汕头绝大部分玩具企业负责人认为,《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5%~20%,少部分企业认为会增加20%~40%,个别企业则认为会增加40%以上。一些企业反映,仅仅是更换原材料和涂料,成本就上升了2成。
山东省检验检疫局通过对山东省98家出口欧盟玩具生产企业调查发现,欧盟新玩具标准实施后,全省玩具生产企业平均总成本预计上升15.96%。
2、召回事件将频繁上演
全新的《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实施后,玩具“召回”必将频繁发生,某些玩具被警告、退货、换货、追还货款等行动将会随之而来。不能忘记的是,2007年由于美国美泰公司连续几次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召回中国产玩具数千万件,致使我国一些玩企被迫停止出口,数万工人失业,佛山某玩具生产出口商自缢。在召回事件中,中国玩具为之付出了惨痛代价。
3、加大企业运营风险
新玩具标准在安全要求、警告标识、从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合格评定程序等诸多方面提高了要求,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和制造商的责任风险,不仅罚金可导致企业顷刻破产,而且制造商、出口商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深圳检验检疫局对深圳500家玩具企业的调查结果,有近二成企业达不到新指令的要求,不得不放弃欧洲市场。
4、技术壁垒示范效应显现
欧盟、美国均以修订法规法令的形式大幅提高玩具产品要求,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已于去年全面实施。欧、美新规的出台引发东盟及其他成员国新一轮玩具质量和安全规范的效仿,加拿大、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出台了一系列技术法规和保护措施,提高了玩具准入门槛。
2010年7月1日,澳大利亚《消费者保护通报No.5含有磁铁的儿童玩具消费品安全标准》正式生效。
8月1日起,在马来西亚销售的玩具需附带测试报告的规定正式实施,所有新进口的玩具必须取得检验报告并贴上安全标签(MC标贴)才能在市场出售。
德国磁铁玩具警告标签目前也已正式生效,未附加警告标记的磁铁玩具将在德国遭遇“闭门羹”,德方称,此举主要是为避免儿童吞食玩具小磁铁事故的发生。
摩洛哥政府近期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进口玩具、特别是中国产玩具的监管和检测。
南美洲的阿根廷所实施的法规要求,将标示(包括品名、商号或商标、制造商或进口商的地址)及使用时需注意的所有警示信息一起附于玩具包装上。
加拿大推出了产品包装回收费用先行支付制度,对注重包装的玩具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成本要求。
一些国家对木制玩具的油漆要求、对布绒玩具填充物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国家不断出台一些新的标准、法规等,给我国玩具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加大了我国玩具出口难度。来源:互联网
2011年0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