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方篇:
(一)、深圳可望成为文具生产经营集散地
深圳市有关部门透露,深圳正在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具生产经营集散地,全市文具产值去年已近100亿元。
目前,深圳不仅可生产笔类、装订类、纸品类、工业类、文件夹类、辅助品类、办公耗材类等10万多个品种的文具产品,而且本地的文具消费市场也十分火爆。外商对深圳文具业有很高的投资兴趣,外资企业约占深圳文具企业的四成。深圳文具专卖店发展迅猛,现已涌现了都都文具、日发、宝株林、今日、方超等一批大型文具连锁店,其中都都文具开了26家分店,约占本地市场两成份额。深圳笋岗文具玩具批发市场最近开张后,招租反应热烈,吸引了180多家文具生产厂家或直接代理商进驻。
有关人士建议,深圳市政府可因势利导,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文具企业的档次,扩大规模,把深圳建设成为华南地区的文具集散中心。据悉,目前中国文具市场消费已超过千亿元,其中珠江三角地区就在100亿元以上,香港年文具消费量则超过200亿元。文具虽小,其产业前景却大有可为。
(二)、潮阳文具业成为新亮点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广东省潮阳市又一新兴产业---文具办公用品行业正在异军突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文具行业130多家,从业人员达1.15万多人,去年创产值6.5亿元,成为潮阳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近几年来,潮阳市一部分企业家瞄准文具市场的潜力,依靠自身资本积累,投资设厂,建立发展起一批文具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阵营不断扩大的喜人局面。尤其是去年以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行业的老板们却不断增资扩产,新建扩建了一批厂房,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使企业的规模、档次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全市共有10多家重点文具企业增资1.1亿元,新建扩建厂房4.5万平方米,预计年可增加产值1.2亿元,为工业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此外,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还引进了现代营销策略,他们分别在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办事机构、销售点,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同时,积极"走出去",组织产品参加国际文具展,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有10多家企业的产品还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该市的"齐心"、"树德"两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十大文具首选品牌";齐心公司还率先在国内成立文具研发中心,并在产品的开发、生产中注入环保、节约能源的新理念,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获得ISO14001认证的文具企业。
潮阳文具抢占制高点:
去年以来,潮阳市文具行业在不断增资扩产,共有10多家重点文具企业增资1·1亿元,新建扩建厂房4·5万平方米。最近,峡山镇的金万年公司引进注塑机、笔芯机30台(套)、华隆公司引进台产注塑机10台(套)、树德公司引进注塑机20台(套)、港隆公司引进注塑机10台(套)。它传递出的信息是:潮阳文具业谋定而后动,要抢占中国文具业的制高点。
全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理事长韩中仁提供的数字显示了文具产业非同寻常的成长空间:目前全国文教办公用品工业销售额超过400亿元,年增幅超过25%,增速明显胜于其它产品。与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是,各种流通业态也在迅速演变:单一独立店连锁发展,资本型的投资者以综合办公超市一站式办公购买理念建店推广,独立经销商也在区域优势资源上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建立和供应联盟。
在这一时代脉搏强有力的搏动中,潮阳造文具是一道无法绕过的独特新视野。经过十余年埋头经营积聚实力,潮阳市文具办公用品行业异军突起。最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文具用品展示会上,潮阳企业占据其中的六成席位,其规模档次令同行瞩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有文具生产企业82家,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企业3家,年创产值9亿元。企业主要分布在峡山、铜盂、和平、胪岗等镇。产品比较齐全,共有9个门类50个品种100多个花色。文件夹、文件架、文件柜、公文箱、笔等各式文具用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这支文具大军中,大品牌的出现尤如众星拱月。潮阳"齐心"、"树德"被评为当今中国十大文具首选品牌。位于铜盂镇的齐心公司率先在国内成立文具研发中心,并在产品生产中注入环保、节能新理念,在中国最早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认证,齐心公司到去年已发展为拥有2家子公司、4家分公司、13家办事处、21家联络处、国内500多家经销商、国际30多家分销商的国际性集团公司。齐心产品还出口到日本、韩国、英国等亚、欧、美、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树德"文具公司继"齐心"之后在今年也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认证,其行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并在全球48个国家进行国际注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市场,该企业还被法国质量委员会评为"向欧盟推荐品牌"。
新兴的文具业上世纪90年代"在白纸上写字",潮阳同中国其它地方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期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放眼望去,潮阳文具此番"二次起跑"高起点、高要求的特质更加凸显,其创业的见识和魄力再次得到印证。来源:互联网
2011年0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