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在网络看到一网帖,帖中说:雅戈尔子公司日前发通知,除公司规定放假的7天外,其余请假时的工资按日工资的3倍扣。此帖一出,就被网友们戏称其为“史上最雷人的放假通知”。然而,对此事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据报道,这家公司在宁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此事,当事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出此通知也是被订单和“用工荒”逼出来的。
对于此事,编者认为作为企业,能致力于解决“用工荒”固然是好事一桩。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生产,更有助于缓解地方上的就业压力。可是,在化解“用工荒”这个难题时,并不代表企业就能不择手段,就能用员工自身的利益来绑架员工。像宁波的这家企业,通过“重罚”的方法来解决“用工荒”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短视。这样的做法不仅会造成企业员工的人心不稳,而且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更是一种侵权行为。
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有一些企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它们也针对“用工荒”问题想到了一些解决办法,并同样予以了施行,可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像一些企业会为员工提供往返机票,一些企业会提高员工的加班工资,还有的企业采取了奖励出国游的福利等等。这些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职工的流失,使得企业能在短期内用工问题有所缓解。
然而,上述针对“用工荒”所作的措施,在编者看来,依然是治标不治本。事实上,如何从“用工荒”的启示中改变企业的用工理念,才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治本之策。
企业如果不想再为“招工难”而伤神,这就需要企业单位从“用工荒”的启示中彻底改变用工理念,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那如何打造出一支属于自己、有朝气、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稳定职工队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善待员工”。
企业以利固员工之心,就要切实地做到员工与企业一起分享经营成果。有的企业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将员工当成了经营中的“局外人”。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多年,然而工资却一贯不变;不少企业甚至在经营上一有个风吹草动,便要削减工人工资或者直接裁员。这样的企业,工人与企业之间离心离德,企业到了紧要关头时,员工自然会作“鸟兽散”。相反,假如工资合理、待遇不错,工人当然喜欢落地生根,因为谁愿意做一个四处流浪的打工者呢?
企业以情结员工之心,员工也会以真心回报。当企业将自己的员工当作自己的“子弟兵”一样爱护的时候,员工就会与企业“不弃不离”。这个时候,哪怕企业的订单再多,也无须再为招工的事情而忙得焦头烂额。
所以,要让员工“人怀固志”,与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话,企业就要做到“以利固其志,以情结其心”,就要切实地做到职工与企业一起分享经营成果。来源:国际文仪原创
2011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