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不能等到“用工荒” 才想起要善待员工

   春节过后,一场“用工荒”正在快速蔓延。从长三角快速蔓延到了珠三角,从沿海迅速蔓延到了中西部。当您看到火车站上一排排企业招工临时帐篷,看到前来应聘的人员寥寥无几之时,您就可以想象到今年“用工荒”的严重程度。

  面对这种局面,各地都在绞尽脑汁的招揽工人。重庆,有在春节期间给干部下达留住农民工在本地工作指标;上海,有雇佣400辆大客车到农民工家乡接人的行动;在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就举行了浙江民企共话“十二五”新春恳谈会,会议话题当然还是集中在“用工荒”上。这场空前的“用工荒”,不但折射出了我国产业转移已经取得其初步的成效,还反映出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工人一窝蜂涌向沿海,不但带来交通等严重问题,而且产业在地区上过于密集造成劳动力短暂过剩,沿海劳资关系异常紧张。

  “供”大大过于“求”,因为中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大于求的市场压低了劳动力价值。不仅造成了工人工资待遇低,各种福利少,没有看病、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的现象。还出现大量的外来就业人口导致当地土生土长人口的就业难,本地人员子女就业难、外来人员子女更难等等情况,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不少社会不和谐的现象。虽然,国家在改善工人待遇上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但落实起来却非常困难。供过于求导致资方仍是劳资关系的掌权者。

  可是,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我国中部、西部地区开始崛起,不少中外企业被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以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所吸引,沿海地区的大批企业纷纷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例如:富士康。由于中西部产业的快速增长,中西部与东部沿海争夺劳动力就成了必然,这也使得原本就逐渐显现出来的“用工荒”突然变得迅速与激烈。

  另外,随着生育高峰的结束,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全国性兴起、铺开,使得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越来越为凸显,而且也将越来越为严重。“用工荒”使国家看到了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且“用工荒”并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当然,聪明的企业家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用工荒”当前,劳资关系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时间,劳动力市场成了卖方的市场,劳动者突然成了掌权人。各地的企业纷纷通过提高工人待遇、给予工人全面的社会保障,以及为工人提供免费的培训机会等条件来招聘工人。

  在编者看来,提高各种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待遇是一个方面,解决“用工荒”除了要用薪留人,关键还要用心留人。企业应该始终一贯地善待员工,保障员工的一切合理合法的诉求,比如:节假日加班工资问题、8小时工作制问题,超时给予加倍工资问题,解决职工社会保障、子女入托上学、家庭团聚等后顾之忧问题等等。作为一个聪明的企业家、一个有远见的企业,要把这些事情都做在日常当中,而且要始终如一,不管是否遇到“用工荒”,都能善待员工。这样做,才能真正招得人才、留得人才!来源:国际文仪原创
 


2011年0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