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儿童消费品的日趋丰富,儿童和家长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然而,来自质监部门的调查和消费者的切身体验表明,在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内,存在着大量的不合格产品,而且这些产品正危害着儿童的健康。
在广州市一德路上的一个批发市场内,编者随手拿了几个毛绒玩具,看了看,发现上面没有任何有关“身份”的标识。这些毛绒玩具,不仅没有生产厂家,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地址,有的甚至连品牌名称也没有。在一家买小汽车、机器猫等小玩具的店铺内,编者看到一排排摆放得密密麻麻的小玩具。这些玩具也都做工粗糙,手感极为脆薄。
当编者向店家问及生产厂家等事情时,店家回答:“都是几块钱的小东西,买回去随便玩。坏了就直接扔掉,你管他哪里生产?”店家还表示,大部分店里的玩具都是从当地的各个批发市场购得,所以具体生产厂家根本不得而知。
根据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10年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儿童食品抽查合格率仅为35%,而儿童玩具和服装质量相对较高,但合格率却也不过75%和60%。
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与调查机构艾索儿童市场咨询公司举行的第2届婴幼儿消费市场调查显示,在婴幼儿童装、童鞋和玩具产品质量方面和消费过程中,仅有10 .5%的消费者表示没有出现过问题,这就意味着有九成的群体遇到过质量与消费问题。
在接受采访时,众多家长表示,鉴于一些在国内加工的洋品牌被曝出存在问题,有部分家长索性就只选国外本土所售的产品。 对此,也有不少人表示对国产的怀疑。
小编的朋友年前生了小孩子,对于儿童用品方面他就表示:“我不是崇洋媚外,只是产品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选择产品,我不得不慎之又慎。国内产品监管不严,不太敢用,有条件,还是用国外的。”说起儿童用品,她就对编者举了个极为生动的例子。前段时间,不少人送了很多品牌的纸尿裤给孩子用,结果要么好看不好用,要么容易让孩子皮肤过敏。到最后,她只好在网上一家购买国外本土销售的品牌使用。对于孩子的玩具,她更是不敢掉以轻心!目前,她已明令全家禁止购买国产玩具,尤其是在孩子3岁以前。不过,家境尚好的人家可以如此处理,但寻常百姓家又该如何对待国产儿童用品呢?来源:国际文仪
2011年0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