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韶关“双转移”初显百花争春

   近日,笔者在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采访时了解到,总投资38亿元的深圳比亚迪汽车公司韶关生产基地将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投资25亿元的中国镁业项目也将在5年内完成投资;投资10亿元的汉鸿高密度纤维板项目首期产值达5亿元,税收5000万元以上……韶关承接产业转移吸引10亿元以上大项目的蓝图正一步步实现。

        在2010年1月粤北地区韶关现场会上,省委书记汪洋指出:“现在不是让‘一花独放’的问题,是怎么让‘百花齐放’的问题。”一年多以来,韶关“双转移”工作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荣获“双优”,已呈现出百花争春的良好势头。

       “两个关键”开花结果

        2008年4月,汪洋书记在韶关调研时强调,要把培训和配置人力资源作为缩小差距的关键,把提高城市和产业的集聚度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这为欠发达地区缩小差距、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年5月,我省正式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两个关键”成为韶关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指引。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表示,抓好“两个关键”,不仅是韶关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双转移”成为韶关3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笔者了解到,2008-2010年,韶关累计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206个,合同投资540.1亿元,到位资金250.8亿元。去年韶关全市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5%,东莞(韶关)产业园、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园还成功竞得省专业性产业园建设扶持资金,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同年,韶关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84万人、转移就业9.5万人,5年累计分别达12.2万人和39.9万人。在省2009年度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中,韶关分别居全省第一名和东西北地区首位(全省第三名),连续两年在全省“双转移”考核中荣获“双优”。

         如今,韶关一张明晰的承接产业转移布局图已经绘就:莞韶产业园以机械装备和生物医药等为主打、南雄精细化工、乳源氯碱化工、翁源环保涂料、始兴制笔研发、乐昌钟表纺织……

       “省市共建”吹氧助燃

          2009年3月31日,省市共建(韶关)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举行揭牌仪式。此后,省市共建“粤北现代技工教育基地”取得实质性进展,韶关市与省农业厅共建“粤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园、仁化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成为全省首批省市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省市共建”并非“一拍即合”,而是本着有利于“双转移”的考量。以省市共建(韶关)装备基础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例,协议双方将共同加强研发,逐步完成由装备基础零部件制造向装备整机产品制造的转变。在莞韶产业园及周边区域,韶铸、韶配、正星、宏大齿轮、东南轴承等一大批与汽车相关的大中型企业在韶关土生土长。比亚迪汽车项目的落户,使两者形成完美匹配,既推动了车企自身发展,又有利于形成韶关的特色产业集群。

          “生态文明”发展路子


         笔者了解到,韶关提出今后5年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快建设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广东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生态旅游休闲重点地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其中,韶关打造全国生态旅游休闲重点地区,将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推动旅游产业聚集发展,打响“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禅宗文化圣地”两大品牌,初步建成生态休闲、户外运动两大基地。

        不难看出,旅游虽然不是园区集聚的产业,但这里面同样富含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双转移”是韶关走生态文明发展路子重要和现实的抓手。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2011年0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