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日本制造业产业链外迁?

        渐渐冷静下来的投资者意识到,鉴于日本在东亚半导体和汽车产业链以及贸易和融资链中的位置,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此番受波及的范围,相当之广。

        世界银行21日指出,韩国一些电子厂商发现芯片价格上涨了两成,一些亚洲其他国家的汽车生产商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面临零部件短缺问题。韩国国际贸易协会20日已表达了担忧:由于日本主要制造商被迫暂停运营,一些韩国公司的零部件进口出现困难。

       “日本目前发生的灾难可能将促使一些行业重新调整布局。”21日,泰国财政部长Korn Chatikavanij说。外界认为,震后,日本制造业将重新审视就近外包的零库存管理模式。

        中国分析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孙田夫分析,日本关东和关西的电力系统不统一,而关西受灾不严重,因此可能日本会首先向关西转移相关产业。他同时指出,地震也是日本产业升级、向国外转移制造业的一次机会。(编注:花旗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说,在亚洲的产业链,排在第一的是日本,第二梯队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其次才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在整个产业链中,中国在下游,日本在上游,不存在产业替代问题,因此日本的工厂也不大会转移到中国来。)

        此外,世界银行警告,灾变可能通过贸易和融资渠道转移。日本约占东亚地区对外贸易总量的9%,这意味着日本实质GDP增长率每放缓0.25-0.5个百分点,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就会下滑0.75%~1.5%。世界银行称,如果日本GDP增幅下降0.25-0.50个百分点,则印尼和菲律宾等发展中东亚国家的出口增幅将下降最高1.5%。

        财政方面,新兴东亚地区约四分之一的债务以日元计值,其中泰国的比例最高,为60%;中国约占8%,越南、菲律宾和印尼等国比例均超过30%。如果日元升值1%,该地区年度债务本息偿还额将增加2.5亿美元。 来源:东方网


2011年0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