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义乌“蚂蚁经济”要做大做强

       日前,义乌市工商局发布《2010年度市场主体分析报告》,截至去年12月底,义乌市场主体总量达15.3万户,其中内资主体15.29万户,累计注册资本总额524亿元;外资主体488户。与前年相比,去年义乌新增市场主体数达1.6万户,增量创历史新高。

       纵观义乌市场主体,“小”和“多”是最突出的特点。有关专家曾形象地评价这是一个“蚂蚁群体”,这种独具特色的“蚂蚁经济”颇耐人寻味。

       数据显示,义乌个体工商户有13.6万户,在市场主体中的比重约占90%。若论单打独斗,这些小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利润空间小,多数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极大的压力。不过,这些“小蚂蚁”抱成团的力量却让人望而生畏。

       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各个行业的小企业抱团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饰品、拉链、玩具、工艺品、袜业、制笔、针织内衣、化妆品等10多个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这些产业围绕市场产生、发展、壮大,呈现明显的产业集聚,部分优势行业甚至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主要生产基地。从注册资本上看,这些小企业的资本总额达472亿元,占全省总额的1.56%,户均注册资本达259万元。

       当然,义乌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繁荣。义乌市场云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平台。在市场的支撑和带动下,义乌小企业围绕市场做文章,顺应市场的繁荣而壮大。

       截至目前,义乌市场内登记的内资经济主体已占义乌市内资经济主体的38.7%。义乌宾王市场、副食品市场、国际商贸城等三大市场中,去年新设主体9223户,其中国际商贸城6632户,占71.9%;宾王市场2278户,占24.7%;副食品市场313户,占3.4%。去年三大市场内新设主体数占义乌市新设主体数的26.8%。专家分析,义乌“蚂蚁经济”已显示出强大的集聚效应,依托市场的小企业已占据义乌市商贸业的半壁江山。

      “目前,义乌各大产业还缺少大型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仅113家,行业龙头袜业仅有‘梦娜’和‘浪莎’、饰品只有‘新光’,整体品牌价值还偏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章政说,义乌“小蚂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致力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大做强。浙中新报


 


2011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