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专家预测3月份CPI将达峰值 5因素致物价上涨

  今年预测涨幅约2010年我国消费物价上涨速度呈逐季加快趋势,一季度至四季度CPI分别增长了2.2%、2.9%、3.5%和4.7%。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了3.3%。

  2010年流行全民造句,当大蒜价格经过突飞猛涨后,CPI就成了激发网民造句想象力的最好催化剂——“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神马”……

  春节临近,同时气候异常“南冻北旱”,我国食品价格在经历去年12月短暂的涨幅回落后,涨势重新抬头。1月中旬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当期监测的29种食品中,有27种出现价格上涨,蔬菜价格涨幅尤为明显。

  事实上,2010年以来价格上涨的不仅是食品。房租、服装、汽油、食用油、奶粉、白酒、方便面……普通百姓的支出压力来自方方面面。虽然CPI也反 映了负利率的现状,但这一官方的统计数据还是与普通居民的现实感受产生巨大落差。有市民向媒体反映,2010年的生活成本每个月提高了近500元,以前吃 饭、日用品、服装、朋友聚会一个月1500元足够,现在则需要一个月2000元。涨幅33%的个人感受和涨幅3.3%的CPI,确实反差巨大。然而,这位 市民的感受还不应该是最猛烈的,因为从他的花销看出,他非租房者。2010年北京房租价格涨幅巨大,试想一个租房者的房租从2500元,猛涨至3200元 以上,他对3.3%的CPI涨幅会有何感受。难怪国家统计局日前表示,2011年起我国将采用新的CPI权重,让CPI更真实地反映通胀情况。目前,中国 CPI数据构成中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居住类、教育类权重偏低,而且没有真正反映百姓日常生活消费价格走势的基本生活费价格指数。

  什么原因造成物价连续上涨?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找到5大因素。第一,货币发行过量。其中包括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加剧;以及我国近年来天量信贷和巨额贸易顺差导致的货币过量发行。第二,临时性因素影响,主要由灾害天气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第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第四,热钱炒作因素;第五,行政乱作为。如去年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节能减排”而拉闸限电,成为“柴油荒”的主因,最终导致交通运输成本上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更多精彩新闻,访问北青网www.ynet.com http://www.ynet.com/ 作者:樊大彧


2011年0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