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一支笔,和高科技挂上钩就不一样了

    让每个人都拥有一支笔,转变成每个人拥有一支好笔,这是中国制笔之乡分水的愿望。在努力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他们正在历经着坎坷。

    放眼望去,分水制笔只是杭州块状经济的一分子。在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眼里,杭州市工业经济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个发展处于“低、小、散、粗”的状况,金融危机后,这种形势难以为继。

    如何找到可持续的工业经济增长模式,成了杭州市关心的热门话题。这点,去年开始的“科技指导员下乡”活动,或许能给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带来启示。

    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

    让很多制笔企业关了门

    普通市民可能无法感觉到,去年的金融危机到底有多凶。不过这一点,分水镇的制笔企业最清楚。根据分水制笔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统计,2009年全镇共有制笔企业551家,这个数字比2008年的时候减少了60多家。造成企业减少的直接原因,就是销售量的大幅下降。

    笔卖不出去,企业急了,政府也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水镇请来了一批来自浙江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的专家,出台了很多措施,他们注册了桐庐县首个集体商标“五云山”,允许技术领先、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使用这个品牌;推广电子商务,建立“中国笔乡网”,提高分水制笔知名度,打造制笔贸易网络平台……

    产量上去了

    环境保护也得跟上

    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昏暗旧厂房,四处散落的生产原料和机器零件,不时散发出的阵阵刺激气味,不绝于耳的机器阵阵轰鸣声……在分水,绝大多数的制笔工厂都是这副模样。如此糟糕的生产环境,自然很难让人将它和环保联系起来。

    不过,听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我们看到了希望。

    这是一家专做文具礼品的公司,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用国产的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笔杆。顾名思义,用这种新型材料制成的笔杆,即使废弃后被当作垃圾扔掉,经过一段时间,它也会自动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同样的材料,进口的价格约为3万元/吨,而国产的约为1万元/吨,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进口材料的降解度可达80%,而国产的仅为72%。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分水制笔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在做,国内多家研究机构也在努力。

    转型升级

    高科技来助阵

    不过,提高了制笔工艺的技术含量还远远不够,笔好不好,消费者说了算。这两年,研发中心先后投入百万元,用于购置国外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研究开发了多项检测项目;不仅如此,中心还以会员制的方式在上了规模的企业中建立了6个核心实验室,共同开发电子功能笔、无尘液态粉笔等新产品。

    质量过关了,销路也得跟上去。去年一年,分水镇政府就拉着企业,四处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广交会、义乌文博会、武汉文具展销会上都出现了他们身影。不仅如此,他们还整合制笔企业的产品资源,在义乌设立了分水制笔销售展示中心。

    一年后,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截至2009年底,全年全镇预计制笔63亿支,产值31亿元。来源:杭州网-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张凯 通讯员 许平 


2010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