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化学物质控制法案》(CSCL)制定于1973年,其目的是防止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以及对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的影响。CSCL在2009年5月进行了修订,修订的内容计划在2010年执行。这次修订按照吨位的不同,确立了现有化学品通报的不同要求。同时,还启动了一个三阶段的以风险为基础的化学品评估和优先性判断,以识别出危险性最大的物质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此次修订的具体内容包括:
1. 从2010年4月1日开始,非持久性化学品被列入CSCL的管辖范围;低关注度的聚合物被豁免;为了使CSCL和斯德哥尔摩公约保持一致,对“必要用途”(essential use)进行豁免;依据政府技术指南,对危害信息的交流作出要求。公约下新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被列入法规的管辖范围。此外,对含有II级特定化学物质的产品还增加了遵守新技术指导方针的要求。
2. 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增加对I级特定化学物质以及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的新的标签要求。
3. 对一般(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工业化学物质生产量和进口量的报告要求从2011年4月1日起生效。年产量超过一吨的化学物质需要每年对产量和用途进行报告。依据这些数据,日本政府会在估计的环境暴露和可获得的危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筛查,制定出优先评估的化学物质的清单。对于清单上的物质,会要求更多的数据。
目前,日本已经建立了《化学物质控制法案》(CSCL)和《工业安全与卫生法》(ISHL)下的两个物质清单。来源:厦门WTO工作站编
2010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