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7日讯(记者 董琳)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在诸多问题中,首要的就是内需和出口制约。朱宏任表示,内需在上年较高基数上继续大幅增长存在着较大制约,出口受外部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形势仍不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经济回升主要靠投资拉动和政策支撑,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地方筹措资金困难,城乡居民收入短期内难以较大幅度提高,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应可能减弱;出口方面,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国际市场需求依然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趋明显,我国实现出口较快回升困难较大。
另外,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目前,工业能耗占全国总消费量的70%,为完成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工业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第三,经济运行仍然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实现根本好转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朱宏任说,企业效益回升中减税、退税、抵免税等结构性减税和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政策力度减弱,企业经营状况仍有可能遇到困难。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逐步恢复性上涨,部分原材料和燃料价格已逼近金融危机前爆发水平,国际市场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震荡走高,企业面临成本不断上涨压力。最近,煤电油气运供需又趋紧张,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还很突出。
最后,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抢占世界经济新的制高点,对我国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并提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概念,力争在新兴产业领域保持竞争优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02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