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新闻网讯 (记者 王银宁) 2009年,是我县步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经受考验最严峻的一年。面对种种困难,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保增长”的有效举措,实现了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次产业”同提升,全县经济发展企稳回升、不断向好。
工业经济调整优化步伐加快。我县坚持保增长和调结构相统一,规模以上工业11项指标考核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并建成全市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持续深入开展以“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企业促发展”为主题的“服务企业推进年”活动,在扶持政策“40+18”条的基础上,及时出台补充意见12条,形成了一整套“政策组合拳”,并加快金融机构引进步伐,加强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成立兴宁中小企业促进中心,有力支撑了企业发展。同时,大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翻番工程,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突出培育“6+6”产业,新能源、高档模具和精品文具基地被列为市第一批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取得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中国文具生产基地、中国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三块国字号品牌。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我县专题召开全县服务业发展大会,全面启动实施服务业提升发展倍增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房地产业等十大重点产业,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县积极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温泉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前童古镇创4A景区工作扎实推进,许家山石头村保护开发全面启动,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落户我县,并成功举办了全国山地户外运动锦标赛,为进一步推进旅游发展以及积极争取“中国旅游日”设定为“5·19”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我县确定了以规模化带动特色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42.2万亩,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并荣获“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示范县”称号。同时,我县利用丰富的山海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积极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加大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特色村创建力度。目前,我县共有市级农家乐特色村4个,省市级农家乐示范点6个,二星级农家乐经营户12户、一星级农家乐经营户2户。通过举办“桃花节”、“蛏子节”等活动,推进特色农产品开发,努力推进农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取得了农产品销售和农业休闲产业发展的双赢。来源:宁海新闻网
2010年0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