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黄色的铅笔,时而成为跨栏比赛中的栏架,时而成为体操比赛中的平衡木,时而成为跳高比赛中的横杆,跳动着的铅笔串联成一幅幅运动场景……这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06级学生魏广越设计的作品《跃然于纸》,刚刚从全国861所高校选送的41008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不日将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
这件作品是魏广越同学为2011年即将在深圳召开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设计的,意在传达大学生运动会已经来到身边,就在身边的主旨。
《跃然于纸》广告作品时长30秒。作品最先送入读者眼球的是一只静置的黄色铅笔。一罐五彩的色珠如油漆般倾倒在铅笔上。黄色铅笔像被注入了活力似的,立即灵动起来,在纸上迅速勾勒出一名运动员的轮廓,接着运动员便开始摆臂助跑、加速,完成一个跨栏动作;随即,铅笔变长变宽,一名女子体操运动员站在上面,完成了平衡木劈腿、跳步等动作;接着,铅笔又变成一根横杆,运动员助跑后,一个漂亮的背跃式跳高动作完成。三个精彩瞬间完成后,彩色铅笔里的色珠又汇聚成26届大运会的标志,同时打出大运会的名称,手写体的标语“从这里开始”作为作品的结束画面。
影像作品中的三个运动员都是用线条勾勒出的素描动画,通过线条的粗细和疏密以及画面先后流动对比来表现运动员的肌肉、体型以及运动瞬间的美感。作者魏广越说,作品的思路成熟后,开始绘制200多幅素描图画,通过软件的逐帧处理后连成了视频动画。
创意从哪里来呢?魏广越说,要给大学生运动会做广告宣传,就要选取和大学生密切联系的事物作为创意,铅笔这个学生时代印记式的文具成为首选。而且用铅笔勾勒运动画面的素描,有动作感、有进行感。这样就把“大学生”和“运动会”这两个元素联系了起来。黄色的铅笔、五彩的色珠要传达的都是“青春、活力”的信息,表达大学生运动会特有的精神主旨。
作品指导老师王辉说,设计的本质就是一种创造。作者利用铅笔和运动器械在造型上的相似,把二者巧妙地组合起来,完成意义上的叠加。这样就有了自己的表现语言,体现了大运会和奥运会、城运会的区别,准确地传达了要宣传的主旨。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国家级学科竞赛,每两年一届,是目前我国广告及艺术设计领域参赛学生最多、涉及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设计竞赛之一。本次大赛由来自各高校的“学界评委”和来自知名广告公司的15名高层职业广告人担任“业界评委”双重评审。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共获得1个全国一等奖、3个全国三等奖、4个全国优秀奖。 来源:葛玲玲 南京理工
2009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