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沃尔玛订单带来的“转身”

  以前只卖笔柜产品,现在却把笔柜、笔、衣架等各种塑料产品都摆上货柜。从靠一种产品单打独斗,到如今数种产品多点开花,华盛塑胶制品商行经营户丁玲的“转身”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而促使她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一笔来自沃尔玛采购商的大订单。

  广交会上接到家乐福订单

  丁玲是国际商贸城H区的一名普通经营户,她的公司从2002年开始做笔柜等文具用品。但几年下来,笔柜生意渐渐难做。

  2006年时,丁玲听朋友说广交会效果不错,可以去试试,她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2006年4月,她花了2万多元申请了一个广交会展位,随后委托一名懂国际贸易的亲戚携样品赴展。

  “原本只想去碰碰运气,没想到参展的人真的带回来了一笔大订单。”丁玲回忆,“下单客户来自德国,他认为我们的产品价格合适,质量也不错,可以放在家乐福超市的货架上。这位客户是家乐福某分区的一名采购商,他共订了一个小柜货,大约4万个笔柜。”

  一个多月后,丁玲交了货。

  “自己公司的产品能进入家乐福,这对我们本身就是鼓励。”丁玲说,虽然客户在交货时,逐个查验了产品,有时甚至吹毛求疵,但她还是乐意与大客户做生意。不光是因为利润较高,主要看中后续补单。

  沃尔玛客户“逼”她换代

  不过,事与愿违,家乐福采购商的返单没有到来。

  之前,“华盛”的主打产品只有笔柜。但到2006年,中低档笔柜市场趋于饱和,创新难度大。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笔柜生意更是急转直下。“十天半个月没有单子很正常。”丁玲说,生意本来就不好做,金融危机这么一闹,订单少了2/3。

  笔柜卖不出去,能不能生产其他塑料产品呢?考虑到开发新品只要开个新模具,丁玲想试试其他产品。但是做什么好呢?

  在文具用品里,笔柜属于可有可无的“奢侈品”,使用人群并不广,圆珠笔却属于大众易耗品,丁玲决定尝试开发。

  不过,她的想法付诸实际还多亏了一名沃尔玛二级采购商。去年下半年,这名主动找上门来的采购商一开口就要500万支圆珠笔。“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丁玲为沃尔玛采购商的大订单心动了,当即决定自己掏钱打新模具。

  圆珠笔个儿虽小,模具却要四副:笔塞、笔帽、笔杆、笔尖,打模费用每副3万元。一个多月后,丁玲如期交货,客户很满意,表示可能还有返单。

  “开发新产品并不难,只需找对门路。”丁玲说,这笔订单坚定了她开发其他新产品的信心,随后“华盛”接连涉足衣架、保鲜盒等塑料产品。

  留住大客户订单不用愁

  今年初,沃尔玛采购商接连返单,但是对产品质量要求颇严格。

  5月份,丁玲完成了一笔订单。但是,客户来验货时,在随意打开的一箱产品内发现圆珠笔内包袋里有一根头发。客户大为不满,要求数千箱包装全部打开检查。

  “没办法,只能按客户要求来。”丁玲说,这批货总共有200多万支,10多个人,重新打开、检验、包装,花了整整一下午时间,幸好客户对重新包装后的产品感到满意。

  据悉,笔是“华盛”今年的主打产品,光是提供给沃尔玛的圆珠笔数量就已达到数千万支。现在,“华盛”的工人们,还在为沃尔玛这个全球第一超市生产圆珠笔。来源:商贸桥 作者:冯俊江


2009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