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徽商以及本土商人正在沙井上演一台群雄逐鹿的好戏。10月10日,在沙井义乌商贸城举行的招商暨新闻发布会上,沙井义乌商贸城营销总监王争焕透露,“义乌管理、义乌商家、义乌渠道,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这里将被打造成珠三角一站式小商品航母。”
义乌文化商品吹响“集结号”
精明的义乌人并不常常把文化挂在嘴边,但他们绝对谙熟文化与生意间的精髓。
如果说以前,人们对义乌的评价只是“一座商机无限的商贸城市”,那么通过连续4年举办的义乌文博会,人们对义乌已经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义乌不仅仅是小商品的海洋,她的文化和其派生出的文化产业同样令人瞩目。如今,在义乌小商品城多达44万种商品中,有三分之一属于文化类商品,义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义乌目前拥有文化经营单位7000余家、文化生产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30余万人,形成了以印刷包装业、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制笔业、娱乐活动六大优势产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其中,年画挂历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2008年,义乌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逾千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外贸出口额达100亿元。出口目的地遍及欧美、中东、韩国、东南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面对金融危机,2009义乌文博会仍然成绩斐然,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49亿元,令业界刮目相看。
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授予义乌“中国工艺礼品工贸基地”、“中国制笔工贸基地”、“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位专家指出,义乌的文化产业呈现出主体产业突出、产品种类繁多、生产经营并举、出口增势强劲四个鲜明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义乌的文化产业具有从“小”处着眼的特点。在义乌流通的文化商品中,小到比指甲盖还小的贴画,大到价值数十万元、上百万的工艺品、字画、古玩,应有尽有。从贺卡、书刊、音像、字画,到各类文教体育用品、现代办公用品等有10万多种,每一种都有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式样。正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商品汇聚才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义乌的文化产业面对全球市场,文教体育用品行业每年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65%的产品销往全球206个国家。”一位精明的浙商叹道:“文化就是生意,而且还是个好生意。”
沙井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随着金融海啸袭来, “文化产业”一词在宝安命运的十字路口,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文化产业更被确定为宝安要做大做强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沙井作为深圳西部大工业组团的商业服务中心、深圳十一五规划的区级商业中心,在历史的转折点也承载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沙井的一家民营文化公司——深圳市汉玉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玉文化公司”)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文博会分会场中。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的母体原是一间集矿山开采、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石材企业——汉玉矿业集团。汉玉矿业集团号称拥有十六条世界上最先进的金刚石绳锯生产线,年开采能力达2万立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单体汉白玉开采、加工制作企业之一。目前在国内已拥有21座大理石矿山储备。2006年,它拟在深圳建立产业基地,风声一传出去,立即引起深圳各区政府的重视。2007年第三届深圳文博会前,宝安区率先与汉玉矿业集团就合作承办第八届中国雕刻艺术节签下了合作书。由此,汉玉矿业集团在宝安投资并注册成立深圳市汉玉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设雕塑文化产业基地的运作平台。从此以后,沙井也迎来了文化产业一个又一个浪潮:连续三年,汉玉文化公司所承办的文博会分会场均在最终评比中获奖,不仅中外雕刻界的泰斗们纷至沓来,交易额也不断攀升。2009文博会沙井分会场的大理石雕塑达成意向成交金额1.6亿元。如今,在绝大多数人还未察觉之际,一场文化产业的大布局又悄悄部署沙井。
从福田驱车西行,大约40分钟的车程,记者抵达沙井中心。穿过创新路两旁那一栋栋旧厂房,记者见到了外观简洁、结构方正的沙井义乌商贸城。不远处就是汉玉矿业集团投资的 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市民广场,广场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创意园主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周边配有19300多平方米的流动性雕塑产业主题公园和11万平方米的石文化产业广场。2008年创意园被广东省确立为“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同年被深圳市命名“深圳市文化产业基地”,是第三、四、五届文博会分会场。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沙井中心区的核心商业区,周边有成熟的商圈,有沙井农贸批发市场、中心批发市场、德普电子市场、文具批发城等,一到周末,人流就不少。”
从地图上可以看见,沙井紧邻广深高速、107国道,是珠三角黄金走廊的中心,西过虎门连接中山、珠海、澳门,辐射粤西南,南下可至香港,是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城市快速线密集,即将建成的轨道交通11号线、广深城际快轨穿越沙井;距深圳机场仅8公里,距离福永码头、松岗码头5公里,距设计年吞吐量1000万标箱的大铲湾港仅15公里,是珠三角的国际物流的大本营。宝安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国际性物流运营中心。
深圳义乌两地擦出文化的“火花”
义乌商人面临成本上升,无地可用的困境,正在四处寻找战略高地,深化“前店后厂”的产销模式;沙井商人坐拥无可比拟的商业核心地段,想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引凤入巢。当他们相遇在一起,很快就发生了化学反应。
8月底,文化部领导、宝安区领导和汉玉文化公司的高层一起飞往义乌,受到义乌市委市政府、义乌相关行业协会及商界代表的热烈欢迎。他们走访了义乌各细分市场,深入了解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现状、经营模式和业态,义乌“小商品、大市场、大文化”的成功经验很快使两地政府高层就合作开发文化产品市场达成了共识。
在上周举行的深圳沙井义乌商贸城招商新闻发布会上,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工商分局副局长蒋跃进、浙商全国市场联合会副会长、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会副会长、深圳浙江商会副会长施仲谋、浙江义乌个体协会副会长吴承先、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会副会长何维良也一致认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义乌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大量的深圳经验。他们愿意借助这个得天独厚的平台,与深圳的商家携起手来,把义乌的小商品推向世界。
据王争焕透露,沙井义乌商贸城从经营方式上将采取批零兼营的方式,将文化商品与小商品结合起来,最终建成珠三角最具竞争力的一站式小商品批发基地。“我们将组织实力雄厚的义乌及浙江小商品企业、商户进驻,为进场经营的所有商户提供进货渠道、采购需求信息,同时提供市场考察、洽谈、物流等多方面的便利,保证投资人物业持续增值,投资收益持续递增。同时,充分借鉴义乌以文化商品流通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经验,从文化类商品的批发经营起步,逐步向综合性大型批发市场发展,这将对促进宝安区和深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说。
继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又通过了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进入实施阶段。《规划》中提出,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要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沙井义乌商贸城的模式似乎正暗合了这一政策导向。
沙井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定下的目标至今并没有完全实现,不过它确乎让人们为之一振,让我们仿佛都听到了时代火车转换轨道的高亢声响。
故事:
文化精品义乌赶集
义乌文博会闻名海外,可它到底藏有什么宝贝?2009“广交会”寒风劲吹,出口成交额猛降两成,2009义乌文博会也如临大考。4月28日,在义乌梅湖国际会展中心,国内文体行业唯一的外贸主导型展会——义乌文博会出乎意料地未展先热。
今年的义乌文博会风头不减往年,文化精品仿如赶集。在古玩收藏馆内,一件件稀奇产品令人应接不暇:几十块玉牌串编而成的腰带、据说产自明末时期的铜器、家传了六七代的龙凤玉佩、价逾百万的清末婚床……不过,最令人称奇的还是那一桌风味独特的“石头宴”:那睁着眼睛的“牛头”、新鲜无比的“猪肝”、令人垂涎欲滴的“扣肉”、几可乱真的“腌肉”,还有造型别致的“酒瓶”…… 108道“菜”道道逼真,盆盆神似。
卡通动漫、笔尖会“拐弯”的笔、可擦写万次的习字宝典、神奇的音乐水龙头、没有三角支架的个性化自行车等,一样样神奇实用的创意新品,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创意盛会。南非钻石、日本若狭漆筷、泰国手工艺品、韩国服饰……众多各具特色的异国产品,烘托出国际交流区浓郁的异域情调。
“鸡毛换糖”白瓷、国花集瑞白瓷、会说话的济公、会唱歌的碗、杀菌陶瓷衣服……3号工艺美术馆德化瓷器展区分外耀眼。
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太也被家人推着进入会场,有观众蜂拥挤入民间艺术家朱吕贵的表演现场,只见他在用特制的竹木条精心手扦“包公像”,现场不时掌声雷动,喝采声连连。
观点:
缩短供应链节省成本
展望:凸显八大优势
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义乌与沙井两地联手打造珠三角一站式小商品航母,合作前景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EMBA的一位资深教授,他指出,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双方合作前景光明。但影响合作的因素尚有许多,能否成功尚需时间检验。
谈到合作双方的优势,他道:“义乌与深圳合作,可有效地缩短供应链,大大节省运营成本。如今,采购商在世界各地就可下订单,义乌销往世界各地的商品中,也有一部分本来就是‘深圳造’或‘广东造’,这部分商品直接从深圳发货,快捷地运往世界各地。而且,深圳本地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义乌的小商品在深圳本地就可以销售。”
纵然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发展势头迅猛,但也存在功能定位重叠、产业链尚未形成、投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发展空间受限等诸多问题。那么,沙井发展文化产业能否解除这样的魔咒?这位教授表示:“义乌商家与深圳商家合作能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浙江商人的精明能否适应深圳的‘水土’。”他指出,“如果纯粹只是商家之间的合作,前景会更好。因为商家就会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但是,如果只是政府参与,在制度上就难保证一定成功。”
谈到义乌的发展,他称:“义乌如今发展迅猛,地价飞涨,亟须向周边城市扩大市场。义乌正四处寻找合作伙伴。深圳显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以及较好的文化氛围,是一个良好的选择。”那么浙江商人与广东商人能够相处和睦吗?他道,“不管是哪里的商人,现在都是以市场规律为准绳。地域的界限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
展望:
凸显八大优势
沙井义乌商贸城有关负责人王争焕指出,义乌模式在沙井创新再造,凸显了8大优势。
他说:“品牌优势,小商品行业领导者义乌品牌,拥有世界最大的小商品交易基地;规模优势,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是珠江三角洲最大规模小商品市场之一;价格优势,租金低至每月7元/平方米,免商家广告费等优惠措施;交通优势,地处珠三角黄金走廊中心,海陆空交通发达,是深圳西部工业组团商业中心之核心商圈;产品优势,划行规市,规范经营,厂家直接进驻保证商家物美价廉;配套优势,配备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客货梯多部、大型货运停车场、公共仓储物流配套等;服务优势,一站式服务,产品渠道共享,免费网络交易平台让商户将生意做到全球;地段优势,市民广场、天虹商场、华润万家等品牌林立,日均人流量超过10万人次。欲联系我们,可致电0755-33876888;33876999。”
据悉,沙井义乌商贸城总经营面积逾13万平方米。其中,首期招商的裕富苑裙楼3万平方米以经营传统小商品为主,二期招商的汉玉立体艺术创意园10万余平方米以经营文化产品、文化用品为主。“20年总租金最低2.98万元/间,实际经营年限60年,可委托经营,收益稳定,增值潜力大。”一位业内人士预测,“不久的将来,一个‘客从八方来、货向五洲出’的新型文化商业市场将在沙井迅速崛起。”
数据:
义乌文化产业
产销总值超1000亿
●上世纪60年代末,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起源于廿三里镇。
●1980年,有5个子女的义乌妇女冯爱倩在县城偷偷摸摸地摆起地摊。
●1982年8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大胆决策: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即马路市场)诞生了。约175个摊位供人摆地摊。
●1984年,义乌太祖殿畈的第二代市场开张,近2000个摊位,成交额达2321万元。
●1986年,义乌市场成交额破1亿元。
●1986年9月26日,义乌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开门迎客。该大型集贸市场10个月竣工,占地44000平方米,设摊4096个,总投资440万元,可容3万人场内交易。
●1990年底,义乌第三代小商品市场经两次扩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
●1991年,义乌市场成交额破10亿元。扩建呼声再次兴起。
●1991年,义乌第四代市场——篁园市场动工兴建,1992年1月17日通过交工验收。该市场可安排摊位7100个。
●1992年1月26日至28日,义乌第四代市场新老摊位共13910个通过抽签、公证进行分配。2月13日,义乌第四代市场试营业。
●1992年3月2日,国家工商总局首次公布全国十大市场名单,义乌小商品市场名列榜首。
●1994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破100亿元大关。
●1995年,首届小商品博览会在义乌举行。
●2005年9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绵延2.5公里、周长6.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成为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
●2005年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评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2006年10月, “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向全球发布,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生产贸易价格变动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08年,义乌文博会被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品牌展会”。
●2008年10月21日,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一阶段正式开业,建筑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建筑。至此,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6.8万个,汇集了41个行业1900个大类40余万种商品。
●2008年,义乌文化产业生产销售总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核心类文化产品总值达200多亿元,外贸出口额达100亿元
●2008年11月1日,国家商务部颁布了由义乌小商品城集团公司负责起草的《小商品分类与代码》标准,从而使义乌市场取得了全球小商品贸易的定价、定标话语权,实现了由输出商品到输出标准和规则的飞跃。
●2009义乌文博会吸引107个国家和地区的4669名外商到会,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49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10.9亿元。
●2009年10月10日,深圳沙井义乌商贸城招商推荐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沙井打造珠三角最具竞争力的一站式小商品批发基地。
●5易其址、9次扩建,义乌市场逐渐成为全球小商品的采购基地。向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输送商品,常驻义乌采购商品的外商逾万人。来源:深圳商报
2009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