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通胀目前不存在 资产泡沫需警惕

        近期生猪和鸡蛋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由于我国最近两次较快的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有人因此担心,猪肉和鸡蛋价格的上涨会不会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的诱因?

        从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双双缩小,环比齐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价格出现上涨表明社会总需求在增加”,“两个价格总指数还处在下降的现象,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

        8月份CPI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的上升。该因素对CPI的影响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农业部监测显示,8月份全国三种粮食(稻谷、小麦和玉米)平均价格为每百斤92.82元,月环比上升1.2%,同比上升1.9%。8月份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62.3,同比上升1.2%,环比上升3.1%。

        对于近期生猪和鸡蛋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农业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是今年前几个月连续下降后的正常回升。今年前几个月,我国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下降,为保护生产者积极性,6月初国家启动了政府冻肉储备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猪价过度下跌的势头。至于鸡蛋价格,由于每年七八月份天气炎热,产蛋量下降,而且中秋节将至,鸡蛋需求增加较多,价格一般都在全年较高水平;加之前几个月鸡蛋价格较低,部分养殖户出现亏损,所以出现回升也是正常的。国家价格监管部门也指出,价格合理回升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粮食储备充足,消费品市场竞争充分,保持价格稳定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价格总水平不会出现全面、持续、大幅上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价格水平上涨并不等于通货膨胀。在经济增长8%的情况下,我国通胀的承受力应该超过4%。只有当价格水平膨胀到接近可承受水平,或者价格水平快速上涨趋势非常明显,才能说是通货膨胀。

        虽然眼前并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但市场上对流动性过剩的担忧一直没有消除。今年上半年,国内银行新增信贷规模达到7.3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前两年的信贷总和。进入7月份,信贷规模又急剧缩小到3559亿元,股市因此一度暴跌。从近日央行发布的数据看,8月份新增信贷超过4100亿元,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这个数字,高于市场预期水平,高于去年的同期水平,也明显高于历史的平均水平,这说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依然得以坚持”。尽管从同比数据角度来看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但是从环比角度看通胀的压力正在积聚。预计到今年四季度,CPI和PPI都会陆续先后由负转正。

        “银行向市场增加了货币供应,但对实体经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这势必会产生资产泡沫化问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言时指出。历史经验表明,直接通过市场控制资产泡沫化难以取得效果,而是要对参与资本市场的机构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进行控制。目前监管当局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将从投资者的资产负债上观察其投资行为,而不是直接看投资结果。李杨认为,目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难点就是资产价格和传统商品、劳务价格走势的差别。现在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应对这一挑战,只能加强监管。现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继续维持,下半年货币政策大规模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但会动态微调,实际上货币政策微调已经发生。

        巴曙松早前也表示,微调货币政策可以在前期经济开始企稳复苏的基础上使得复苏的步伐更为坚实,促使更多的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适度规模的资产价格上涨对于提升企业及消费者信心、促进经济复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加上实体经济的强劲复苏,就可以使资本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从前期的流动性推动,经过一定的震荡之后,转向实体经济复苏带来的估值推动。记者 王建军/文  来源:中国信息报


2009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