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铸就辉煌,影像定格精彩。为了庆祝新中国60岁生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龙江大地上发生的喜人变化,近日本报组织了一次大型下基层摄影采访行动—— 《辉煌历程60载:喜看今日龙江》。摄影记者兵分几路,深入到乡村原野、矿区林场以及边远口岸,跋山涉水,披星戴月,用镜头去捕捉金秋丰收的喜悦和动人瞬间。
从今天起,黑龙江日报将陆续推出这一组摄影报道。
身穿蓝色工作服,21岁的高赫祥正在铅笔生产车间紧张地忙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元宝村人,他听爷爷讲过当年土改的故事,也知道电影《暴风骤雨》中的元茂屯原型就是他们村,不过他已经很难将自己的生活与当年那段历史联系起来。与村里其他的众多年轻人一样,他现在是出口加工企业的一名蓝领,每天定点上下班,领取一千余元的稳定月薪,知足而快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元宝村发扬当年搞土改的顽强奋斗精神,开始了兴企富村的艰苦创业历程。如今,全村共有各类企业近30家,生产的铅笔、木制餐盒、卫生筷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成为全省有名的“亿元村”。
破败的草房早已成为留在镜框里的泛黄的记忆,一排排崭新的别墅衬托出元宝村新一代的幸福生活。目前,全村500多户村民只有50多户从业农耕,人均年收入达10800元,村民开小轿车的数百人。在这历史性的跨越中,元宝人收获的不仅是可观的物质财富,更有对改革、对未来的坚定信心。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2009年09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