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开学前夕,超市卖场和文具店里的米老鼠、加菲猫、维尼熊等外国知名卡通形象授权玩具和学习用具依旧热卖。但与往年不同,“喜羊羊”、“灰太狼”图案的书包、笔袋等文具以国产身份骄傲地跻身其中,并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
据统计,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总收入中,播出版权收益仅占30%,其余70%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等方面。其中,《喜羊羊与灰太狼》漫画书的发行量已突破200万册,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而DVD、网络授权、电影图书、玩具产品、食品饮料等也相继跟进,各种衍生品在零售市场上纷纷开花结果。
但是,这只中国“羊”的火爆效应并不能代表中国动漫产业形象授权的成功。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卡通形象授权市场80%被国外卡通形象占据,中国本土的卡通形象市场占有率不足10%。尴尬的局面是,其实很多本土动漫明星大名鼎鼎,比如孙悟空、葫芦娃、哪吒和黑猫警长。但是,这些卡通明星在以往仅仅是作为一个动画形象而存在,鲜有搭上商业的快车,也尚未在动漫产业发展中发挥实质作用。国内不少动漫公司还徘徊在动画市场的边角,他们所衍生的价值,也只是囿于图书、音像、广告等等,而通过授权衍生产品产生巨大商业价值,并没有纳入动漫市场的统计中。
一只普通的马克杯,尽管价格非常低,消费者未必会多看一眼。但是如果杯子上面印有孩子们喜欢的麦兜形象,即使价格稍贵,他们的父母也许就会毫不犹豫地掏钱。当简单的物品被附加上了品牌形象的意义,这就是形象授权的价值。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统计显示,品牌授权已成为一个1600亿美元的产业。在美国,各种品牌授权的产品占零售市场的1/3;在日本,卡通形象知识产权的买卖占全年卡通消费的一大半。如今,形象授权几乎已经贯彻到了每一个国际知名卡通形象的背后。拿全球最值钱的小狗形象SNOOPY(史努比)来说,它在全球有超过2万种与其相关的商品,包括0-4岁婴儿装,浴巾、挂毯等家用纺织品,卡通钟表、主题公园等等,每年利润高达11亿美元之多。
10多年前,“天线宝宝”登陆英国的电视屏幕时,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几个大叫大嚷、怪模怪样的宝宝形象,而且也在他们的引导下经历了一场儿童授权市场的革命。在“天线宝宝”最火热的高峰时期,其副产品的销售价值大约在300万英镑左右。据某调查公司统计,单单在英国,授权市场每年的收益就有大约27亿英镑。来源:解放日报
2009年0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