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广告服务|企业服务

万宝龙的变与不变

    危机时代,人人思变。连年轻的美国黑人奥巴马都依靠“CHANGE WE CAN”的口号历史性地夺取了总统宝座。

    经济危机更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寒冬,人们花钱更加谨慎和理性,不再盲目追逐潮流,细腻的经济学家们甚至由此发现了经济危机的“口红效应”和“裙子规律”。

    在这个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一切都在变化的时代,万宝龙国际公司CEO贝陆慈给出的“过冬”方案却处处充满了“不变”,虽然中国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古训,但当这些话从一个跨国集团高管的口中说出时,还是充满了引人思索的意义。

    从1906年算起,万宝龙创立103年,卖了103年的墨水笔。现在的万宝龙已经是集各种高端时尚用品于一身的大集团,但墨水笔仍旧是其最大的业务,占据了集团销售额的一多半。

    做墨水笔做了39年后,1935年,万宝龙才小心翼翼地推出了细小精巧的皮具系列,最初的作用是做万宝龙墨水笔的笔套。

    专注墨水笔89年后,做精品小皮具又60年后,1995年,万宝龙才推出全新大班真皮皮具系列,为男士提供商务旅行服务。

    基于墨水笔打造的俊朗男性形象和内涵,以及庞大的高端男性顾客群,1996年,万宝龙创制出大班男士配饰系列,包括袖扣等。

    请注意,“大班”皮具和“大班”配饰中的“大班”来自于1924年款万宝龙墨水笔的名称,那个系列被称为万宝龙墨水笔永恒的经典。刚一见面,贝陆慈就拿出一支1924年产的大班墨水笔,给《中国经营报》记者演示这支85岁高龄的笔如何依然好用,如何依然宝石般光润。2009年,万宝龙还要推出“大班”系列的85周年纪年款,让经典更加经典。

    从墨水笔到皮具、配饰再到后来的腕表、眼镜,甚至女士皮包、香水、灯饰。万宝龙的市场战略、营销战略、产品脉络异常清晰,非常透明,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得明白,没有国内盛行的各种“神秘”、“神奇”的营销手段。

    聊到万宝龙百年的传承基因,贝陆慈说得明白,在选定好的策略后,坚持是最重要的,因为品牌需要时间阐述自己,树立自己,而顾客更需要时间才能去感受、理解直到喜爱这个品牌。

    百年万宝龙不是没有犯过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差点儿要了万宝龙的命。

    上世纪70年代,西方高速工业化让手工艺品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人们追逐的是高科技带来的时尚和愉悦,为了应对危机,拓展业务,万宝龙开始生产低价位的墨水笔,品牌价值和市场双重下滑,公司的合伙人不得不在1977年把大部分股份卖给了登喜路(Afred Dunhill)公司。到了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崛起,键盘书写流行再给万宝龙重重一击,万宝龙又被历峰集团(Richemont Group)收购。

    万宝龙重生的策略是:将原本黑色单调的万宝龙墨水笔变成华丽的艺术品,停掉中低价位的产品;要求工厂融合微雕、珐琅彩绘、宝石镶嵌等古老工艺制笔;将价格大幅提高;选定珠宝店作为主营销渠道。

    此后20多年,万宝龙一直坚持这些策略,终成大势。

    自打当上了万宝龙国际公司CEO,贝陆慈就成了其产品的“非签约代言人”。当我看到面前的贝陆慈并不像传说中的,手戴两只腕表,胸别三支墨水笔时,疑问了一句,这位仁兄就变魔术般的拿出两只表和五支墨水笔,其中一支还是其夫人(当时的女朋友)送给他的定情信物。拍照时,贝陆慈也永远会把手腕高高抬起,露出腕表和袖扣,同时举起一支墨水笔,面带微笑,很“海报”地完成。

    人人都想做百年企业,创造经典;人人都想安度危机,逆势飞扬;人人都知道要控制成本,稳固现金流;道理简单,做好难,坚持不变地做好更难。万宝龙能成为百年企业,或许正是多了一份傻傻的坚持。

    说句题外话,奢侈品依赖的是时尚是流行,但流行圈有句流行的话:不变的流行。就像时装的颜色,就那几种,过几年就一个轮回,坚持就是风格。

    那位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著名国际服装大师)不就是依靠一套永远不变的黑墨镜、黑西服、白衬衣、马尾辫的行头树立了自己时尚狂人的地位吗?来源:中国经营报


2009年06月24日